top of page

新莊區第一公墓興設第二生命紀念館初期規劃及環境影響評估

案名:新莊區第一公墓興設第二生命紀念館初期規劃及環境影響評估

案件說明/設計概念:

千百年來,「墓」以各種姿態介入了城市與生活,然而城市與墓園之間的隱形邊界卻從未消彌。

 

在台灣,這道隱形邊界不但造成了城市的斷裂,心理距離更讓我們淡忘對城市過去的百年記憶。

 

一座墓,承載的是面對生命與死亡的精神。

在新莊區第一公墓內有許多百年古墓,且歷經無數改朝換代的洗禮,充滿了無數的歷史記憶。

 

如何藉由ㄧ個墓園去填補生與死的空白,並在斷裂的城市與自然中重新鏈結是我們關心的重要議題。

 

ㄧ段生命旅程的結束,象徵着另一段旅程的開始,因此,我們認為死亡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,而墓園是提供它們展開新生活的場域,這個場域可以讓生者與亡者一起對話與思念。

 

城市是人們生存的地方,墓園則是生命終點後的空間,但城市與墓園之間存在著相依相存卻曖昧不明的關係。

 

而當生者走完人生的旅途,最終還是會回歸到我們生活的大地(自然),藉由自然的生生不息,而重回大自然的懷抱,因此,我們認為

墓園是地景的ㄧ部分,鏈結了人(城市)與土地(自然)。

 

最後,我們認為墓園是一個凝視生命的地景場域,在那場域和往生者和自然進行最親近的對話,此場域有如義大利導演米開朗基羅.安東尼奧尼(Michelangelo Antonioni)曾說過

進入到一個空間裡面,要先沈浸十分鐘,

聽這空間跟你訴說,然後你和它對話

bottom of page